回收利用節約資源促進循環經濟在校內已蔚然成風
來源《合肥晚報》 王進
新聞人物:安徽大學綠色傾心協會的學生和老師
紀國宏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7級生物工程專業(協會上任會長)
李曉燕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7級生物工程專業(協會現任會長)
周謝萍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7級生物工程專業(協會上任公益實踐部部長)
江 誠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8級生物科學類2班(協會外聯部部長)
劉杰偉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8級生物科學類1班(協會現任公益實踐部部長)
閆素貞 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08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協會骨干)
李偉偉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08級生物工程專業(協會副會長)
謝穎鋒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書記(協會指導老師)
陳 眾 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系(協會指導老師)
江 磊 雙贏安大綠色回收負責人
采訪記者:王進
今年5月1日,《合肥市再生資源管理辦法》開始實施。4月21日,在學習貫徹落實該管理辦法的大型座談、宣講會上,安徽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向我市118名從業人員頒發了由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統一頒發的《廢舊物資回收挑選工職業資格證書》,這是我市也是全省該行業首次發放的職業資格證明。其中,來自安徽大學的六名大二學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安大校園里三十多名“綠色天使”的代表,這些“天之驕子”是怎么跟被稱做“破爛王”的廢舊物資回收行業沾上邊的?平時在學校里又做些什么呢?
大學生做起“破爛王”
記者:歡迎大家做客《新聞會客廳》。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跟“破爛王”扯上關系的?
謝穎鋒(老師):應該從2006年底合肥被列為全國首批再生資源體系建設試點城市說起。此項工作的具體實施單位雙贏集團在合肥市回收網絡建設中,將綠色回收亭布進小區、機關、高校等。我們安大生命科學學院許多老師原先就是學環保類學科的,現在教的課程也與此有關,環保意識很強??吹叫@里有很多廢棄物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覺得資源浪費可惜;另一方面,有的廢棄物污染環境,處理不當,可能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我給學生們舉過例子:把一粒電池丟棄在自然環境中,將污染1—2立方米的土壤,可能在自然界存在40年左右的時間,對環境影響非常大。這屬于垃圾處理不當,我們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和環保意識;還有就是,每到放假前夕,堆積如山的教材被學生當作廢紙丟掉或賣掉了。目前教材更新一般最快在五年左右,長的可能達十年,完全可以供幾屆學生使用。
得知雙贏集團在推進合肥市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信息后,我們就想到了合作。2007年12月28日“綠色回收進校園”在我們學校正式啟動了。
記者:作為學生,怎么想到參與這個活動的?“收破爛”會不會怕別人看不起?
紀國宏:我2007年一進大學時,就有學長跟我說,在大學里不僅是學文化,更多的是鍛煉自己的能力。當時就和幾個同學商量著是不是成立一個什么組織做點有意義的事。恰好“綠色回收進校園”正在進行,我們就成立了綠色傾心協會,具體承擔這項工作?!笆掌茽€”剛開始聽著是特別不習慣,但一想到這件事很有意義,就坦然了。
陳眾(老師):我一直從事生物、環境方面的研究和教學,自從學生們成立了自己的綠色傾心協會后,我會不時給他們一些建議和意見,以及專業上的輔導。
紀國宏:活動啟動時,雙贏集團除了在校園內建了固定的“綠色回收亭”外,還為我們配備了流動回收車、垃圾筒、人員統一服裝、衡器等,我們協會的同學和部分志愿者,就成了校園里的“破爛王”。
親身體驗“創業”艱辛
記者:“綠色回收”已經做了一年半了,同學們感覺怎么樣?
李偉偉:我去年剛加入協會,老會員最難過的日子我沒體驗到,但我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為人、處事、與人交往的技巧,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記者:“最難過的日子”有多難過?
紀國宏:剛開始做這項工作的時候,每個周一、周三下午都在校園里固定的地點設點收購。但那時,學校里多數同學都還沒有意識,即使我們在校園內設了點,也沒幾個人來交售東西。后來一打聽,同學們覺得東西少,為一兩個瓶子沒必要跑一趟。了解到這種情況后,我們就分組分片上門收購。
李曉燕:剛開始做這件事,承諾了定點收購,不管有沒有人來交廢品,我們都得堅持設點不能斷,主要還想起到宣傳的作用,為讓更多同學了解這項事業的意義。后來決定上門宣傳后,我們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跑遍了新校區所有的寢室。
周謝萍:在家是獨生子女,什么活也沒干過,現在不僅要上門宣傳、收購廢品,還要帶著新入會的會員。每次在去之前我就把臺詞想好,敲門后第一句話就是“你好,我們是安徽大學……”先亮出同校學生的身份跟人家套套近乎,然后才開始解釋上門的目的、活動的意義。
閆素貞:記得我第一次在其他會員的帶領下,在宿舍樓下擺了張桌子,前面的宣傳牌上寫著回收物品的價格,路過的同學很少有人問什么,我覺得特別難為情。而老會員就會跟過往的同學介紹情況,還帶我們到各寢室宣傳冊等,第二次再擺臺時我就自如多了。
記者:你們上門時有沒有遇見把你們往外趕的情況?
紀國宏:有。我們一般都是利用晚上或雙休日到學生寢室,有時遇見有的在打電腦或干別的事,想做點宣傳,他們頭都不抬,敷衍地說,“噢,知道了?!本椭荒芰粝滦麄鲉位蛳麓卧偃?。
李曉燕:不過,上門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也很有收獲。有不少同學反映,“你們不來,我們都不知道到底是扔了好還是放在宿舍好?!币驗閷嬍医洺Pl生檢查,放著不好看,扔了又覺得怪浪費的,“這下好了,資源得到回收利用了,我們也知道以后該怎么辦了?!痹谖覀兏鸁o數同學說“謝謝支持我們的工作”之后,慢慢地,在接受我們的服務后,開始有同學跟我們說“謝謝”了,當時聽了特別感動。有點欣慰、有點滿足,這么多樓梯沒白爬!
讓綠色理念傳遍合肥
記者:據說現在這個協會在學校里很“吃香”?
劉杰偉:我去年入學時,錯過了剛開學各協會吸收新會員的時機,沒能入會。記得是中秋節的時候,協會開展了“花好餅圓”活動,用廢品換鮮花、月餅,吸引了好多同學??吹絽f會活動這么受歡迎,便軟磨硬泡入了會。
江誠:有一天我下樓時看到宿舍門口好多人,便好奇地過去看看,當時就是“花好餅圓”活動的現場,讓我對綠色傾心協會一下子“傾心”了,后來又看到支教活動中的宣傳、綠色回收進校園活動的啟動儀式等,我們宿舍四個人同時加入了這個協會。上高中的時候,每次運動會都有同學在運動場上揀瓶子,當時還覺得挺看不起他們,現在想想,他們的行為其實應該提倡。
記者:看來,那天的活動的確比較成功,怎么想到組織這個活動的?
周謝萍:這也是我們在上門宣傳時了解到的情況,中秋節在開學后不久,同學們剛離開家,月餅是最合適的節日禮物。另外,我們也想讓同學們明白,“固體廢棄物是放錯了地方的黃金”,廢棄的飲料瓶其實和鮮花一樣有價值。所以就策劃了“廢品換月餅,廢品換鮮花”的活動,稱做“花好餅圓”。
記者:做活動是要花錢的,這些經費怎么解決?
李曉燕:為了宣傳綠色回收,印制宣傳冊、展板,策劃開展活動,不僅在自己的校園里散發,還到支教的學校散發,所需經費就要跟企業拉些贊助,這也很鍛煉人。我的體會就是,就算你十次碰壁,也不要擔心進第十一家的門。
記者:你們說的“支教”是什么活動?
李偉偉:是從去年4月份開始的,我們一有時間就到其他大中小學、幼兒園去搞些活動,通過講座、制作演示PPT、卡通片、和小朋友做游戲等多種方式,宣傳綠色回收,傳播環保理念。到幼兒園里,我們會給小朋友發放一些環保小禮品,然后再把宣傳小冊子讓他們帶給家長,擴大宣傳范圍,這一年多時間,我們已經去過合肥十余所學校了。我現在要接手負責全面工作,我的目標是讓綠色回收走遍合肥。
“綠色天使”讓校園綠意盎然
記者:通過你們的宣傳,感到同學和校園里有些明顯變化嗎?
謝穎鋒(老師):變化太明顯了。以前在校園里常能看到垃圾筒被飲料瓶等廢品塞的滿滿的、蓋子都蓋不上了的情形,現在不會了。我們現在90%以上的同學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循環使用的餐具也能自覺送回固定的回收點。我常跟協會的同學們說,平凡的小事做好了,養成很好的行為習慣,有一個高的起點,對將來走上社會很有幫助,做其他事往往也會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記者:聽說舊書的回收循環利用已做的非常好了,是嗎?
江磊:自從書城開了,絕大多數畢業的同學都到這來處理書了。跟賣廢紙相比,一本書通常還不到一斤,當廢紙賣也就幾毛錢,作為舊書回收,專業課的書能賣5元左右,肯定合算多了。而下一屆的同學來買也合算,一般專業課的書訂價基本在30—40元/本,在我們這里出售,正常只在10元/本左右,相當于原價的1/3或1/4,輔導書價格更低些。我們的書城已經成了安大學生買書的首選去處了,在這找不到才會去別處買,附近其他學校的學生也經常過來淘書。
每學期放假時收書忙,開學時賣書忙。正常情況下,一天能賣幾十本書,開學前后一天都能賣上千本,高峰時賣過2000多本呢。
記者:協會的同學們做這么多的事,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有報酬嗎?
江磊:書城的業務比較繁忙,協會的同學輪流過來幫忙,一般會適當給些補貼。
謝穎鋒(老師):“綠色回收進校園”相當于為學生提供了就業見習基地,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參與企業的訂價、下游產品的處理等其他業務流程。同時在校內設基地也可解決學生既上課又要參加就業見習的時間上的矛盾。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進入公司內部運作,了解企業運轉的過程,加強對學生能力和閱歷的培訓。